中國史系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師資隊伍 > 中國史系 > 正文

範鐵權

發布日期:2024-03-12 作者: 來源: 本站原創 點擊:

範鐵權,1974年生,河北省灤平縣人。2003年畢業于南開大學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獲曆史學博士學位。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近現代史學科學術帶頭人,現任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院長,兼任河北省曆史學會副會長、河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副會長、河北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李大钊研究會理事等職。

一、主要研究領域及講授課程

(一)研究領域:中國近代文化史、中國近代教育史、科技史等

(二)講授課程:

1、本科: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省級精品課,主持人)、中國近代文化史等;

2、研究生:中國近代文化史、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近現代文化史專題等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論文

1.《略論曾紀澤對西方文化的認知》,《貴州社會科學》1999/3

2.《湖南維新運動的文化反思》,《益陽師專學報》1999/2

3.《20年來丁日昌研究概述》,《湘潭大學學報》2000/2人大全文複印,2000/9)

4.《近20年來晚清官制改革研究述評》,《社會科學輯刊》2000/1(人大全文複印,2000/5)

5.讀《曾國藩的幕僚們》,《益陽師專學報》2001/04

6.《甲午戰争的國際法再審視》,《廣東社會科學》2002/3人大全文複印2000/9

7.《中國科學社對科學方法與科學精神的傳播》,《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學報》2002/Z

8.《中西文化沖突與直隸義和團運動的興起》,收入《義和團運動一百周年國際學術讨論會論文集》,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

9.   《張謇與中國科學社》,《曆史教學》2002/10

10. 《丁日昌學習西方文化的時代特色》,《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2/3

11. 《中國科學社的科學認知》,《東亞人文學》(韓國)2003/4

12. 《中國科學社研究概述》,《自然辯證法通訊》2003/4

13. 《中國科學社與中國科學的近代化》,《天津社會科學》2003/2《新華文摘》2003/7期全文轉載。

14. 《胡明複與中國科學社》,《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學報》2003/1

15. 《中國科學社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004/36

16. 簡論丁日昌學習西方文化之緣由》,《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學報》2004/5

17. 《中國科學社與科玄論戰》,《廣州大學學報》2004/9

18. 《“胡門三俊”與中國科學社》,《曆史教學問題》2004/5

19. 《評中國科學社的西部活動》,《中州學刊》2004/1

20. 《民國時期的科學名詞審查活動——以中國科學社為中心》,《科學學研究》2005/S

21. 《中國科學社與民國教育的現代轉型》,收入李喜所主編《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22. 《民國科學社團發展變遷——中國科學社社員時空分布透析》,《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3

23.《試論梁啟超的科學觀》,收入李喜所主編《梁啟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4.《抗戰時期的中國科學社》,《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6/6,人大複印資料《科技管理》2007/3全文轉載。

25.《端方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曆史教學》2006/7

26.民國科學社團發展變遷的多元透析——以中國科學社為中心》,《天津社會科學》2006/4

27.  《中國科學的體制化進程縷析——兼與西方國家的比較》,《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3

28.《竺可桢與中國科學社》,《自然辯證法通訊》2007/2

29.《嚴複“信達雅”翻譯标準的提出及其流傳》,收入李建平主編《嚴複與中國近代思想》,海風出版社,2007

30.《試析中國科學社圖書館的主要特點》,《山東圖書館季刊》2008/2.

31.《孫中山開放思想的形成原因》,《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的開放》,2008..

32.《中華學藝社與近代中國科學文化的發展》,《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9/4

33. La Culture Française Vue d’un Chinois Vers la Fin des Qing”, Cahiers du CIERLVolume9,2009.

34. 《張德彜“述奇”日記中的西方》,《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9/6.

35. 《壬申醫學社與<壬申醫學>》,《醫學與哲學》2010/8

36. 《民國專業圖書館界之“雙璧”》,《圖書館雜志》2010/9

37. 20世紀30年代科學化運動中的社團參與》,《科學學研究》2010/9

38. 《楊孝述與中國科學社》,《科學》2010/9

39. 《錢恂生平史事初探》,《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學報》2010/6

40. 《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簡論》,《科學》2011/6

41. 《中華自然科學社與民國科學體制化的演進》,《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8

42.《黃尊三留日史事述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12/3

43.《民國時期的中國統計學社》,《統計研究》2012/9

44. 《新亞細亞學會及其邊疆問題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2/4

45. 《知識傳播與學術研究——以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為中心》,《農業考古》2012/6

46. 《革命黨人戢翼翚重要史實述考》,《曆史研究》2013/5(人大複印資料,2014/3

47.《民國時期公共衛生建設中的社團與國家》,《光明日報》2013-12-28.

48.  《一部綜合性、有特色的文化史畫卷》,《光明日報》2013-11-28

49.  《民國時期的艾酉學會》,《中國科技史雜志》2013/1

50.  《劉鹹與中國科學社》,《科學》2013/2

51.《晉察冀邊區小學<曆史課本>評述》,《曆史教學問題》2013/6

52. 《王兆榮與中華學藝社》,《自然辯證法通訊》2014/6

53.《中華民國醫藥學會述論》,《醫學與哲學》2015 /8

54.《近代醫療衛生社團與中國公共衛生觀念變遷》,收入郭瑩、唐仕春主編《社會文化與近代中國社會轉型 》,中國社科出版社,2016年。

55.《學術與政治:中華學藝社興衰的曆史啟示》,《蘭州學刊》2016/8

56.《民國時期的中華礦學社》,《中國科技史雜志》2017/1

57.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殖邊社》,《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8/1

58. 《旅行、政治與外交: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出國旅行》,《河北學刊》2018/2

59. 《中華學藝社“定居”上海考》,《學術界》2018/7

60.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河北省的“衛生實驗”——以定縣、清河為中心的考察》,《民國研究》2018/1

61. 《抗戰時期的中華學藝社》,《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2018/3

62. 《中華學藝社的辦學實踐及其啟示》,《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學報》2018/3

63. 《中華護理學會的知識傳播與衛生實踐》,《醫學與哲學》2018/12

64. 《抗戰時期的中國鑄魂學社與“大俠魂”精神之塑造》,《理論學刊》2019/2

65. 《新中國成立初期衛運河私營民船的社會主義改造》,《黨史研究與教學》2019/3

66. 《在政治與學術之間:陳承澤學行述論》,《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20/4

67.《20世紀30年代的中華棉産改進會》,《近代史學刊》2021/1

68.《“南丁格爾紀念日”的引入:中華護理學會對護士形象的塑造》,《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學報》2022/3

(二)著作

1. 《體制與觀念的現代轉型——中國科學社與中國的科學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

2. 《近代中國科學社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

3. 《近代科學社團與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人民出版社,2013

4. 《知識傳播與學術轉型:中華學藝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

5. 《河北近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史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

6. 《近代中國科學團體資料彙編》(36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2

7. 《中國近代醫學社團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

此外,參著《中國留學教育通史》《直隸義和團運動與社會心态》《燕趙文化縱橫談》《直隸總督署史話》《張之洞幕府》《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河北卷》等。

(三)主持科研項目

1.“中國近代科學社團資料的整理、研究及數據庫建設”(2019-2024),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9ZDA214

2.“民國時期的飲食衛生問題與社會應對研究”(2019-2024),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9BZS094

3.“知識傳播與學術轉型——中華學藝社研究”(2012-2018),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2CZS041

4.“近代科學社團與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2009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09YJA770010

5.“近代科學社團與中國社會變遷”(20072010),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HB07BLS003

6.“科學社團與近代公共衛生觀念的變遷”(20092012),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HB2009G23

7.“近代醫學社團與中國社會變遷”(2018-2022),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HB18LS005

8.“劉錫瑛傳”(20102011),河北省社科基金委托項目(HB2010WT190

9.20世紀以來河北省醫療衛生體系變遷與當前發展路徑研究”(2018-2021),河北省教育廳重大課題攻關項目(ZD201817)。

10.“近代直隸留學教育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四)獲獎及榮譽稱号

1. 《知識傳播與學術轉型:中華學藝社研究》(專著),獲河北省第十七屆(2020)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 《中國科學社與中國科學的近代化》(論文),獲河北省第九屆(2004)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體制與觀念的現代轉型——中國科學社與中國的科學文化》(專著),獲河北省第十屆(2006)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 《近代中國科學社團研究》(專著),獲河北省第十三屆(2012)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2013年度)

6. 河北省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22年度)

此外,還曾榮獲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三育人”先進教職工、教學名師、模範教師、優秀共産黨員等稱号。

 

上一條:張旭

下一條:王春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