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9日,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舉辦“毓秀史學青年學者講壇”第7講。本次講座主題為“匍有四方——出土文獻中的西周國家結構”,由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張海老師主講,北京師範大學李凱老師擔任與談人。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師生及校外人員百餘人參與,講座由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洪猛老師主持。
首先張老師點出了問題的緣起,何謂“封建”、“邦”的避諱以及中山侯忺钺之“天子建邦”和《周易》中的“利建侯”所含之義。之後開始進入講座的主要内容。張老師從西周國家基本單位——邦入手,指出周人自稱周邦,在器銘和戰國文書中還包含具體的邦名,如邢邦、黃邦、魯邦、晉邦、楚邦等。而且還分析出戰國時各雄仍自稱邦,因而在職官上有“相邦”、“邦司寇”等;府庫制度上有“邦左庫”、“邦右庫”等。西周時期,王權強大,各邦皆是王朝的地方政權,被周王牢牢掌控。西周滅亡後,尤其是到戰國時期,各邦的法統之源雖仍在傳統觀念上來自周王,以彰顯其權力的名正言順,但周天子隻是名義上的冊命,各邦已是事實上的獨立自主。随後張老師還延伸出“邦”統治者的稱謂,為“邦君”或“邦伯”,乃是周人在地方的高等級貴族,一些邦君被建為“侯”,是為“諸侯”。在戰國末期和秦代已将先前的各類邦君統稱為諸侯,漢代以後的學者将“諸侯”的範圍擴大化,不僅将邊域沒有“侯”職的邦君算在内,還向内地推及,把采邑性貴族也列在其中,以“寰内諸侯”、“畿内諸侯”稱之,對周代實際情況的認知産生了偏差。與此同時,從漢代開始,“諸侯國”代替“庶邦”、“小大邦”等稱謂,成為統稱天下各邦的專業詞。
緊接着,張老師從周人之區位區域性稱謂——國出發,為大家解釋後國和内國的含義,後國,即“後方之國”,泛指那些參與戰争的較邊域諸邦、諸師相對靠後的邦和駐軍;内國,指邊域各邦形成的防禦帶之内的周人控制的地區。張老師還對東國、南國的區域範圍給予了界定,也談到了“上國”的内涵。其後,張老師又從晉公銘文着眼,探讨“萬邦”、“王國”在典籍中出現的情形,由此認定“王國”一語在西周已出現,唐代學者将其釋義“王之國”和“周王之國”。“王國”是衆多承認“王”為最高統治者地位的“邦”構成的一個政治地理單元。張老師還認為從目前材料來看,直到戰國時代仍無“國家”一詞,在西周銘文及戰國竹書中是以“邦”、“家”并稱。
在講座的尾聲,張老師總結以下幾點:第一,“邦”是以邦君家族為核心,包括若幹同姓異姓貴族、平民家族共同構成的政治地理單元。在其之下設立基層地域單位管理邦君下屬人員。“邦”的地域範圍不大,成點狀分布,此外王朝還授予某些邦君“侯”職,形成若幹“侯邦”。張老師還區分出新建邦與土著邦,概述其形成和職責。第二,西周滅亡後,王權勢微,大邦、強邦争霸,它們在名義上仍隻是周王下屬的“庶邦”之一,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逐漸有了後世成熟“國家”的意味。第三,國是區域性稱謂,“四國”、“天下”是由衆多大大小小的“邦”構成,其中包括未被周人征服的異邦。同時在“王國”與“四國”之間交界線較為明晰,也會有彈性的相對變化。第四,商周王朝所在的古史階段可稱為我國的“王國時期”,西周的國家結構大緻可分為“王國、邦、邑”三級,春秋戰國時期的制度由西周衍生而來。除此之外,張老師強調限于材料,對此問題的剖析隻能做到目前的地步,要想更深入與精确地了解我國早期國家的國家結構及其演進情況還需材料的進一步豐富。
講座結束後,李凱老師與談,提出了專業而深省的見解和看法。首先,張老師厘清一些西周的地理區域概念,從甲骨文、金文的角度去審視和講授,言簡意赅,對該時段曆史具備較強的駕馭能力。第二,提出具有創新性和鮮明的觀點和思路,如邦君諸侯的關系,周朝國家結構的分布以及版圖的制度建設。第三,思路的貫通性,從先秦時代,延伸到秦漢,對“邦”、“國”的概念和指代範圍做了較為細緻的探求,可以說為古代史政區的界定打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在這之後,李凱老師還提出在《春秋》經傳與出土文獻的語彙是否可歸為一類的問題。
之後,線上線下的學生紛紛對兩位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兩位老師也耐心細緻地對此一一應答,整場講座學術氛圍濃厚,師生互動積極,有助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院的學科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