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學術研究 > 學術交流 > 正文

毓秀史學講壇第114講——中國傳統農村地權分配研究的理論、工具與方法

發布日期:2024-06-11 作者: 來源: 點擊:

202461日下午,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舉行“毓秀史學講壇”第114講,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胡英澤教授應邀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中國傳統農村地權分配研究的理論、工具與方法”的講座,由院長範鐵權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範院長簡要介紹了胡老師的研究方向與相關專著等情況,胡老師則幽默風趣地從自身求學之路與學術研究的經曆出發,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為題,形象生動地引出了本次講座的主題——圍繞地權分配理論進行的研究與思考。

首先,關于地權分配問題的重要性與發展背景,胡老師指出,該問題與中國的革命發展密切相關,故長期以來被學術界、政治界等多方關注。20世紀80年代以前,國内學界普遍持土地集中論的觀點,未對其權威性展開深入讨論。而20世紀80年代以後,國内外學者利用經濟學中的衡量收入分配指标的洛倫茲曲線、基尼系數等進行量化分析和實證研究,提出了新的觀點。當前學界對地權分配研究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地權的集中與分散、長期趨勢、土地集中分散的相關機制。

随後,胡老師通過對在學界影響較大區域性地權研究進行了反思。強調研究中需關注統計數據來源的可靠性、完整性、分類标準及數據是否存在概念轉換等。胡老師還強調生态環境視角在區域社會史研究的重要性。

最後,通過量化分析等研究方式,胡老師揭示了地權分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土地調查範圍的大小标準不同;二是數據的質量雖然豐富,但是缺乏标準一緻的數據;三是不可比較的分類,分類的标準不同;四是部分數據的缺失,造成相關解論數據不夠準确。講座的最後,胡老師強調要重新審視曆史,回歸曆史研究。研究過程中學術問題的發現、研究對象的确定、論文寫作的緣由、學術思維與方法的交流等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探讨的話題。

講座結束後,同學們就陝北地區土地矛盾與土改情況、土地地權分配與生态環境的關系、宋代土地兼并以及水井研究選題等問題積極踴躍地與胡老師展開交流,胡老師均給予了耐心細緻的解答。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下帷幕!

上一條:毓秀史學講壇第115講——中國史與全球史的對話:肯尼迪時期美國拟對中國售糧問題

下一條:毓秀史學講壇第113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視角下的李大钊研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