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首頁

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我院毓秀史學講壇本月正式拉開帷幕

發布日期:2019-09-20 作者: 來源: 本站原創 點擊:

為活躍學術氣氛,調動師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我院經長期精心謀劃,自本學期正式開辦“毓秀史學講壇”。該講壇為系列史學講座,将定期邀請國内外著名的專家學者來我院講學,促進我院與國内外學界的聯系與交流。同時,講壇也作為我院師生定期開展學術交流的一個平台。

本月12-14日,“毓秀史學講壇”進行了三次講座,從而拉開了伟德betvictor体育官网系列講座的帷幕。講題涉及中國古代史、民國史和史學理論,分别為《日常生活——社會史研究的再出發》(常建華教授)、《蔣介石日記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汪朝光研究員)、《地理環境與曆史發展》(李學智教授)。

常建華教授在報告中首先回顧了社會史的研究曆程,全面梳理了日常生活史研究的脈絡,介紹相關研究成果及存在的問題。在報告中,常先生提出曆史是人的曆史,應該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曆史學,他還分析了日常生活史研究帶來的新視角,強調要從習以為常中發現曆史,對師生頗有啟示。汪朝光研究員在報告中介紹了蔣介石日記的一些基本情況、日記的可信度以及蔣日記在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的價值。他還結合蔣介石日記,分析了蔣介石的一些政治活動、用人政策,并就其民族立場進行了細緻分析。在報告中,汪先生還講述了許多國民政府時期的重要事件,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李學智教授的報告分為4個部分,即地理環境與人類起源、地理環境與古典文明、地理環境與民族性格及結論。在報告中,他從希臘的“曆史學之父”希羅多德談起,講到孟德斯鸠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又講到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地理環境對曆史研究的影響。他從中國所處的地理環境和古典文明的延續中分析中國的民族性格和法律政治制度,并與西方文明的來源——希臘文明進行了對比。每次報告會均座無虛席,報告結束後,與會師生與專家進行了互動,報告現場學術氣氛濃厚,廣大師生受益匪淺。三次系列講座的成功舉辦,為我院“毓秀史學講壇”開了個好頭。

附:專家相關資料:

常建華教授:現任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先後在日本愛知大學、韓國漢城大學、台北中央研究院從事學術研究、訪問。長期從事社會史研究工作,在社會史和明清史研究方面頗為突出。

汪朝光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民國史研究室研究員,上海大學特聘教授等。曾赴斯坦福、哥倫比亞等大學訪問研究,任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帝國大學客座教授等。主要從事民國史研究,在政治史、電影社會史等方面頗有造詣。

李學智教授:曆史學博士,天津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史學理論、中國近現代史等方面均有造詣,研究成果發表在《史學理論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曆史》等學術刊物上。

Baidu
sogou